1、突出建筑的地域性
因為建筑是一個地區的產物,世界上是沒有抽象的建筑的,只有具體的地區的建筑。建筑總是扎根于具體的環境之中,受所在地域各方面條件的影響和制約,因此不同地區的建筑,其形式和風格也是各異的。從廣義上來講,建筑的地域性受所在地區地理、氣候等條件的影響,不同的地理條件、氣候條件會形成不同建筑。從狹義上來講,建筑的地域性是指建筑地段具體的地形、地貌條件和建筑的周邊環境以及地方的建筑材料和技術。這是具體影響和制約建筑空間和建筑形式的重要因素。校園景觀設計師要有生態觀念,使設計順應校園所在地區的地形地貌特點,讓建筑能夠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校園景觀設計師還要具有城市視角,尊重城市和地段已形成的整體布局和肌理以及建筑與自然的關系。設計師更要重視地方材料和技術的應用,作出正確定位,在體型、體量、空間布局、建筑形式乃至材料和色彩等諸方面下功夫,結合功能進行整合、優選,才有可能創造出既有地域特色又與環境和諧并適應校園的建筑。
2、采取提煉、再現的方式塑造地域文化
建筑設計的地域性還應體現在地區的歷史、人文環境中,一個地區人們長期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經過積淀而形成了當地的文化傳統,設計師應從地區的文化傳統中發掘有益的、可利用的因素,并將其與現代科技相結合,從而實現現代建筑的地域化、地域建筑的現代化。而設計師對于校園景觀的規劃設計亦是如此,也應符合建筑的地域性特點。在策劃設計前,設計師應從當地的地理條件、氣候條件和歷史文化傳統出發,堅持基于地域文化來進行設計。設計師還要學會集思廣益,積極征求當地群眾意見,從而取長補短,設計出更為縝密合理的規劃案。在校園景觀建設的過程中,設計師則應該嚴格響應國家政策,在對校園原有的景觀進行改造設計的同時,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使校園既能延續當地獨有的文化特色,又能突出新時代的獨有風格。
3、豐富景觀設計手法,協調地域文化與校園景觀設計
景觀設計手法包括具象設計法和抽象設計法,設計師應結合實際情況,對當地人文特色進行調查和統計,作出綜合的理性分析后,再選擇合適的景觀設計手法。具象設計的主要特點為對細節的要求高,整體景觀的辨識度高,便于學生更為細致地對其進行觀察,能對學生注意力和專注度的提高起到積極正面的作用。而抽象設計的特點是既不脫離設計初衷,但又具備創新形態,對設計師的創新能力要求更高,極具夸張和趣味性,便于吸引觀賞者,改善觀賞者的心態和心理感受。而對于校園景觀設計而言,由于學生的學習壓力大,再加上人格和三觀并未發育健全,學生的情緒波動容易較大,如果校園景觀設計采用的設計方式較為單一,則容易造成學生的視覺疲勞,加重學生的情緒負擔。而地域文化的融入則能夠很好地改善這一問題,一方面能為單一的校園景觀增光添彩,另一方面能夠發揮地域文化的特色優勢,為枯燥的校園添加趣味性,從而改善學生的情緒,引導學生走出“消極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