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jnvxd"></tbody>

    <button id="jnvxd"></button>
    <li id="jnvxd"></li>
      <th id="jnvxd"><big id="jnvxd"></big></th>

      建科園林景觀設計

      工業區植物配置模式

      返回列表 發布時間:2023-11-30 9:10:13 來源:園林景觀規劃設計研究中心
             喬木是園林植物景觀營造時使用的骨干材料,其株型挺拔,體量大,生長壽命較長,在植物配置中,喬木是植物景觀營造的主景,也是人們視覺的中心點。灌木是構成城市園林系統的骨架之一,在城市中可以充當廊道,將一些相互隔離的綠地進行連接,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城市綠地系統;可以對各種類型的灌木通過不同方式進行組合栽植。由于喬木種植需要的場地空間條件更為嚴格,因此灌木的使用較喬木更加常用。草地是園林的皮膚,其頑強的生命力和落地扎根的生長特性使其成為城市綠地系統的基質??傮w而言,抗污染能力一般為喬木>灌木>草地。工業區植物配置依據種植的景觀和生態效果可以分為5種典型的模式,即“喬木+灌木+草地”、單喬、“喬木+灌木”“灌木+草地”“喬木+草地”。

      工業區植物配置模式

             1、喬木+灌木+草地
             喬木+灌木+草地的種植模式是大自然最常見的植物配置方式,這種配置方式不僅可以豐富植物的景觀層次結構,還可以增強植物的生態結構,增強其抵抗性和恢復性,發揮生態功能,達到1+1>2的生態效果。
             2、單喬
             單喬多作為行道樹或者孤植樹,多用于營造景觀效果和發揮喬木的生態效益。單喬種植有利于通風、通光。喬木下面可以硬質化,用于廣場、休息區等,這樣可以在充分利用空間的同時達到遮陰、降溫、增濕等效果。
             3、喬木+灌木
             喬木+灌木的種植模式多用于場地的景觀營造或防護地帶。高大的喬木和茂密低矮的灌木成線種植就像一堵密不透風的墻,遮擋刺眼的陽光和風沙塵埃。
             4、灌木+草地
             灌木+草地的種植模式多用于場地較小,對植物冠幅和高度有限制的地方,例如道路中間的分隔帶,充當線條分隔空間,灌木高度不高,不會遮擋行人和車輛的視線,既能吸塵降噪又能美化道路。
             5、喬木+草地
             喬木+草地的種植模式多用于休憩草坪,草坪為主,喬木為輔。人們可以在草坪上活動,充分發揮景觀和游憩功能。喬木充當點、線、面,用作圍合,阻隔視線??臻g被喬木分割開來,使得整個草坪空間有大小、形態的變化。
             用上述5種典型園林綠地配置模式進行增濕、降溫、消納總懸浮顆粒物及減噪,生態效益調查發現,5種不同植物配置模式的生態效益依次為:喬木+灌木+草地>喬木+灌木>單喬>喬木+草地>灌木+草地,其中以喬木為主的喬木+灌木+草地模式的綜合效益最佳。在輕度及中度大氣污染條件下,喬灌草植物配置模式對大氣顆粒物PM2.5和PM10的消減作用最顯;與以灌木或草為主體植物的配置模式相比,以喬木為主體植物的配置模式能發揮更大的生態效益。
             總體來說,喬-灌-草的植物配置模式對增濕、降溫、消納總懸浮物和減噪的效果最佳;復層綠地模式較單層綠地模式具有明顯的結構功能優勢,其中以喬木和灌木為主的配置模式的生態效果優于草地。工業區較之城市其他地方的溫度更高、濕度更低、噪音更高、總懸浮物更多,其綠地宜采用喬-灌-草的種植模式,這種種植模式更能改善工業區的工作和生活環境。

      查看詳情 + 上一條 校園園林綠化設計的基本原則和要求
      查看詳情 + 下一條 校園綠化植物配置與造景的形式
      【相關推薦】
      67194成l人亚洲欧美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2020最新亚洲中文字mu_古典武侠亚洲制服欧美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