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工業區園林景觀改造升級不僅要符合綠色生態要求,協調自然環境,還要空間布局合理,體現人文關懷。
1、生態:形成工業區綠地系統
生態工業園是繼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開發區之后中國的第三代產業園區,植物配置是實現生態工業園目標的第一步。工業區要積極響應國家生態戰略,重視綠地的功能,加強植物層次結構、植物群落的結構抗性和恢復性,形成工業區綠地體系,從系統上很大程度地減少污染物釋放進城市,減少城市綠地系統的壓力。
2、游憩:體現人文關懷
中共十七大報告第一次提出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這兩個名詞,城市發展中,居民的心理壓力和焦慮等心理問題逐漸成為社會熱門議題,大多工業區集工廠和生活一體,長期流水線式重復枯燥的工作很容易使職工的身體和精神出現問題。綠地空間能促進職工們的戶外交流,優美的植物配置有利于職工釋放壓力,降低枯燥感,保持身心健康的同時提高工作效率。
3、空間:布局合理
工業區綠地空間合理布局不僅可以減少經濟支出,也能充分發揮植物的生態、經濟功能,有利于植物的生長和管理。不同的植物能營造出不同的景觀效果,工業企業總體綠化規劃布局應與區域形態功能有機結合,根據建筑的功能進行設計種植。根據工業區不同的功能區規劃出相應的綠化空間,如辦公區是交易的場所,也是工業區的門面,美好的景觀效果不僅能使人身心愉悅,也能體現企業文化,吸引人才,拉動經濟交易。
4、協調:適地適樹配置
協調是在一定的空間與時間范圍內,利用科學規劃等措施使多種植物達到相互促進,也就是說協調主要有相容性、互動性兩個大的方面,協調性對于規劃體系具有嚴格的要求。工業區依據不同的生產內容和規模,以及廠區不同的自身特性和發展需求,可以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等內容篩選適生樹種,以達到豐富植物的層次和配置,加強植物的結構抗性,達到對多種植物進行協調的目標。選用當地樹種不僅可以提高樹種成活率,還可以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工業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