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園林景觀設計可行性分析環節
將BIM技術應用于園林設計可行性分析中,能夠全方位搜集與分析園林景觀相關設計信息。如在設計水池時,應先甄別選擇的水池景觀,采用綜合取樣的評價方式,明確當地地理環境與土壤條件等。園林工作者將這些信息數據錄入計算機系統中,而后借助計算機技術,實現數據信息的分類、整理、記錄。最終借助BIM技術,將信息導入模擬系統中,從而模擬園林景觀設計和最終建成的狀況,并按照模擬結果進行最終判斷。如在植被移植上,可利用BIM技術,模擬當地的“自然環境”“氣候環境”“栽培環境”“生態環境”。隨后將特定的植被特性、特點、生長規律等信息錄入計算機系統中,幫助園林管理者明確植被是否能夠移植到園林設計中。此外,園林設計者還可以將創意性、現代性的園林設計方案自由呈現在BIM系統中,使甲乙雙方可以更好地優化設計方案,提高園林施工質量。
2、園林概念與規劃設計環節
BIM技術具備的可視化功能,可以充分激發設計師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創作靈感,在靈感的驅動下同時進行修改和創作。另外,可利用BIM技術生成園林景觀、道路和建筑等模型,按照不同設計維度,落實各類設計元素的科學規劃。園林景觀設計與普通建設工程設計存在一定差異,在園林景觀工程中,并不存在復雜化的水電暖設計,園林的設計重點呈現在灌溉等層面,且資源消耗與現代建筑也有所不同。因此,將BIM技術應用于園林景觀設計中,將重點置于如何呈現園林景觀總體規劃層面。如融合園林現有的地貌地形、園林建筑設計、水景和假山的運用等,將二維轉變成三維,進而直觀地呈現園林景觀整體設計效果。
3、園林地形設計環節
BIM技術還能結合地質變化規律,地形改變后所呈現出的地質特征和特點進行推演和演算,提升園林設計的針對性。因此,在針對園林景觀進行地形設計的過程中,應對園林整體地理環境進行前期了解和掌握,而后擇選相應的景觀實施地形設計。因為地形在園林景觀設計中承擔著骨架作用,其對園林景觀最終設計效果具有直接影響,所以,在園林景觀設計初期,設計師必須做好地形設計工作。對地形設計首先導入設計師對地形的調查數據,而后建構園林景觀地形立體三維圖示,從而對其展開深入分析與合理改造。園林景觀設計軟件工具借助導入的信息數據,針對地形的立體三維模型展開建構,而后融合園林景觀具體設計要求,分析及改造地形坡度和朝向等各項參數。
4、運維環節BIM技術的應用
景觀園林工程施工完畢后需要做好日后的養護與運維等多項工作,在這一工作環節同樣可以利用BIM技術,發揮該技術手段的應用優勢,確保運維管理的效果。構建完善的信息管理數據庫,在景觀項目運維管理的過程中對相關數據進行整合與歸納,調取不同的信息,通過數據錄入以及篩選等方式及時獲取與運維管理相關的內容,為該項工作的有效落實提供數據參考。在信息錄入的過程中應根據景觀項目的各類信息做整合與歸類,其中包括在職人員的具體信息、植物的來源以及健康程度等,從多個方面入手確保信息錄入的全面性與完善性,利于日后管理人員的運維養護,植物得以茂密生長,為園林景觀生命周期的進一步延長提供相應的外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