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生態旅游的建設,最終目的是推動區域經濟水平的提高。規劃重點并不是完全重建,而是要在對原有自然景觀特色盡力保留的前提下融合地域特色文化進行優化升級。要使本地的不同文化特色充分展示出來,可以通過就地取材、注重對文化特色深入發掘以及設置互動旅游娛樂項目等措施來實現。同時要以保護當地生態景觀資源為采取措施的前提,推動當地優秀傳統文化習俗的傳承和推廣,使生態旅游得到全面的推進。
1、就地取材,體現地域特色
要將地域文化景觀充分融入生態
旅游規劃中,可以充分研究當地文化特征,就地取材。對于具有歷史意義的文化遺產,要在充分保護的前提下僅進行室內的翻新,針對外圍景觀建筑不予變動,確保鄉村整體達到預期的效果。對于堆放在道路旁的麥稈,一定要做好提示牌設置的保護措施,使游客人身安全得到保證。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將麥稈利用起來,可以修剪出一些美觀的形狀。道路旁的綠化帶也可以通過不同外形樹木的搭配形成錯落有致的景觀。對村落中的小路通過適當的設計也成為具有特色的景觀。每個村鎮可能會在生活習慣方面存在差異,可以將其中不同的習俗和勞動場面通過墻繪的形式表現出來,通過這種直觀而特別的方式把當地的生活面貌展現給游客。田間種植的農作物也可以被充分利用,與其他的特色景觀結合起來,形成觀光園景致。并且可以提供自助采摘服務,游客們通過在這里自己動手采摘瓜果,享受更加多元化的綜合體驗,同時也使當地的生態旅游形成更加完整的體系。
2、挖掘文化特色
規劃生態旅游不能局限于建筑景觀,而且要重視對文化特色的挖掘,特別要結合當地的風俗,注重地域文化的推廣,比如川劇、秦腔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將地方文化特色融入在生態旅游的開發中,不僅可以為當地帶來經濟收益,而且有利于優秀文化遺產的推廣和傳承,將本地的獨特文化魅力充分展現出來。同時要充分挖掘本地的人文景觀,通過專業人員的演示,讓游客能夠更加充分地了解,并且可以設置一些讓游客參與互動的體驗環節。旅游紀念品的管理也不能忽視,一定要體現本地的文化特色,使游客產生將它們帶回家并分享給別人的欲望,云南鮮花餅、杭州絲綢就是其中的部分典型代表。
3、開設互動體驗項目
各地的旅游項目持續推陳出新,游客對于旅游景觀和相關項目及服務也形成更高的要求,不僅要享受到視覺美感,而且也想獲得一定的參與感。對于生態旅游項目的設計,要注意結合地域的特色,讓游客可以領略這種不同的特色生活,比如,結合鄉村景觀設計打靶、推磨等特色項目,讓游客通過真切的參與行為,深刻感受地域風情。在規劃景觀的過程中,很多時候需要設置一些游樂設施,這些設施也同樣應該具有本地景觀的特色,否則就難以形成獨特的吸引力。通常情況下可以在景區里面設計一些適合親子參與的項目,比如自己動手采摘水果蔬菜,由廚師使用這些食材做出可口的飯菜,讓不同年齡的游客在這里都能感受到不同的體驗和快樂。也可設置一些針對小朋友的游戲活動,讓孩子能夠在這里釋放精力,也讓景觀豐富了層次。
4、加大對原有生態景觀的保護力度
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生態旅游項目規劃中是大勢所趨,要大力保護生態景觀資源,不能為了一味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環境保護,對河流林地等自然資源在進行充分保護的前提下科學合理地管理和利用??墒乾F實情況中卻存在很多不合理的現象,比如為了建設停車場地而大肆毀壞耕地,不利于原本風貌的保持,同時也浪費了生態景觀資源。要實現地域文化的完美融合,就必須合理使用有限的土地資源,花大力氣保護生態環境,為了確保效果,要設置相關部門進行專門的管理,同時要引導游客保護環境,規范行為,多方面努力確保生態環境的保護和生態旅游的健康推進。另外,景點的餐飲商家要控制一次性餐具的使用數量,使用更加環保的餐具,避免產生過多的白色垃圾,這就需要在商戶中普及環保觀念,提高他們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在生態景觀保護方面形成合力。